
陈紫怡,女,1995年8月出生,山西太原人,群众,毕业于山西大学,2022年10月入职晋中信息学院,现任竞技体育中心竞赛训练部游泳水球队教师。国家运动健将、高级社会指导员、游泳救生员培训师、游泳一级裁判员、水球一级裁判员,带领我校学生获第七届中国大学生水球锦标赛女子甲组亚军、山西省学生游泳锦标赛大学校园组团体冠军,获评校级“最美逆行者”“最美教育工作者”。


一、赛场磨砺,沉淀育人底气
从年少时纵身跃入泳池起,游泳便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曾代表太原征战山西省赛,代表山西角逐全国赛场,更有幸身披国家队战袍站上国际舞台:全国赛事中,先后在2011年“全国游泳达标赛”、2013年“全国游泳锦标赛”“全国大学生游泳锦标赛”、2015年“全国游泳冠军赛”“全国大学生游泳锦标赛”、2019年“全国游泳城市系列赛”等赛事中,拿下女子400米混合泳冠亚季军、女子800米自由泳亚军、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季军等佳绩。
- 国际赛事上,2013年代表中国参加“环地中海世界游泳锦标赛”,获女子400米混合泳、800米自由泳第四名及200米自由泳第五名;2014年参加“泛太平洋世界游泳锦标赛”,获女子400米混合泳第八名。二十载泳池拼搏,我收获了上百枚奖牌,更多次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这些经历让我深知:体育不仅是速度与力量的较量,更是意志与品格的锤炼——而这,也成了我后来教育工作的核心信念。
如今,我手握国家运动健将证、高级社会指导员证、游泳救生员培训师资质、中级游泳救生员证书、游泳一级裁判证、水球一级裁判证等多项专业资质,退役后还教会了上千名4至60岁的学生游泳,覆盖全年龄段。这些年多次开展防溺水宣讲,用专业守护学生的安全;2022年底入职时恰逢疫情,那些忙碌却温暖的日子,让我真正读懂了“教师”二字的重量:不仅要传授技能,更要做学生的“守护者”与“引路人”。



二、从零建队,书写赛场奇迹
2023年底,我发现学校会游泳的学生不足2%,水球项目更是一片空白。面对这样的现状,毅然扛起重任。着手组建学校第一支水球队!“既然选择了,就要做到最好”,这是我常对自己和队员说的话。
水球是“水中的足球”,对游泳基础和团队协作要求极高。为了让零基础的学生快速成长,我创新推出“心理+体能+技术”三位一体训练模式:技术上,我把游泳划水、转身技巧拆解细化,融入水球实战,告诉队员“水球的冲刺,就是游泳技术的极致运用”;体能上,通过力量与耐力结合训练,增强大家的爆发力和心肺功能;寒暑假里,我们放弃休息开展高强度集训,反复打磨战术配合与临场应变能力。
通过模拟比赛场景,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而训练的严格却不能失温度。比赛前,我会进行心理疏导挨个和学生谈心减压,用自己的赛场经验告诉他们“比赛比的不只是技术,更是心态”。
付出终有回报。2024年,建队仅半年的我们首次征战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水球锦标赛,就拿下了第四名的好成绩,7名队员获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4名队员获评“优秀运动员”,创造了学校水上对抗项目的历史!最让我动容的是季军争夺赛输给对方后,队长思彤浑身虚脱却哭着说“教练,我们欠你们一个全国第三”,我和另一位教练紧紧抱住她:“孩子,是我们欠你们一个更好的成绩”。那个拥抱里,有不甘,有信任,更有比奖牌珍贵的情感。
2025年,上届赛事曾击败我们的冠军队伍,此次再度碰面,我们带着沉淀与成长,全力打响这场意义非凡的“复仇之战”。赛前一年,队员们憋着一股劲,每天加练1小时,战术板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决赛那天,我们根据对手特点及时调整战术,终场哨响时,比分定格在13:7!队员们相拥在池边,泪水里满是骄傲与痛快。那一刻,我们都明白了:真正的胜利,不是打败对手,而是战胜了曾经不够强大的自己!
这一年,我们乘胜追击:在第七届中国大学生水球锦标赛中首夺女子甲组亚军,队伍获“体育道德风尚运动队”称号;在山西省学生游泳锦标赛中,以总分328分拿下大学校园组团体第一名,斩获12金7银5铜并打破两项校记录,看着学生们从“怕水的小白”变成“敢拼的健将”,看着学校水上项目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我知道:所有清晨6点的泳池晨光,所有寒冬里冻红的拍打墙球的指尖,都值得!



三、以爱育心,践行教育初心
我的老师曾告诉过我:“教练不仅是教技术,更要教做人”,这句话如今成了我的教育信条。在队里,我推行“老带新”制度,让经验丰富的队员帮新人适应训练,慢慢形成了互帮互助的氛围——即便比赛落后,大家也从不说“放弃”。
训练之余,我常和学生聊学习、聊生活:有队员因为考试压力影响训练,我就帮她制定“训练+学习”平衡计划;水球教会他们“团结”,而我希望通过这些细节,让他们感受到“温暖”。记得有个队员毕业后给我发消息:“陈老师,谢谢您教会我游泳,更谢谢您让我知道‘坚持’有多重要”——这简单的一句话,便是我作为教师最大的成就感。
从泳池里的追光者,到校园里的引路人,我始终坚信:体育是最好的教育。未来,我会继续守在这片蓝色的赛场上,用专业与热爱陪伴学生成长,以体育人,以爱育心,做一名永远追逐梦想的体育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