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网站首页

师资风采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师资风采 >> 正文

在实践中追梦 在喜乐里创造

发布日期:2024-01-08    作者:     来源:     点击:


在实践中追梦  在喜乐里创造

                                                           

2023年10月18日,上午7点,大雾。我开车在榆次去往信院的路上,这条路,我已经奔赴了10年。雾很浓,能见度不足10米,如同我本科毕业后第一次去信院上班,好奇、激动、迷茫、小心翼翼。终于,雾霭渐散,红色的“六扇门”耀眼醒目,我知道我已抵达。

认识信院,抵达梦想

来到信院之前,我从不敢相信一所“民办三本”的定位可以是全国一流的“信息产业商学院”,可以把培育“高情商的经营管理者”作为教育使命;我从不敢想象在山西上学的孩子们可以实现“四位一体双院制”的全面先进的教育理念;我从不敢奢望如此低廉的学费,能够享受名家大师讲堂、双体软件精英产业学院、营地教育中心、非遗博物馆、科幻学院、电影评论中心、明星迎新晚会等一系列特色教育品牌;我从不敢设想艺术、喜乐、完满、商科这些词汇可以如此完美的融会贯通在一所普通民办高校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的方方面面,那些长久被应试教育所忽略的、被“中国式”生活所压抑的孩子们和我,找到了成长的出口和空间。

认识自己,抵达召唤

著名的彼得·德鲁克之问: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是谁?我们要做什么? 认识自己向来是一件难事。“做事之前先做人”,我常常在想,我是一个人什么样的人,我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十年前,我从一个省内的普通本科毕业,小心翼翼、满心欢喜的来到信院,不过是想要做好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挣到人生的第一份工资。普通职工家庭出生的我,从小没什么大的理想抱负。在从事招生工作的十年中,我一次次代表学校去各地宣传,一次次为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一次次带领学生团队完成活动,一次次在各种平台去讲授高考志愿填报,我慢慢感受到了一种责任,一种召唤。

今年4月,彭鸿斌董事长在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发展讨论会上说:“我们整个集团这么多人,我用一句话讲‘我们是一伙,一辈子就干好一件事,就为中国普通高中生的职业和个性成长开辟一个全新的上升通道。我们要用 20 年、30 年改变几十万人。’这是我们为中国能够做的贡献,这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这样的定位,振聋发聩,那些仿佛在迷雾中的召唤有了清晰的声音,坚定而洪亮。从学生到“打工人”,从“打工人”到“教育者”,从自我完满到完满他人,信息学院给了我“彼得·德鲁克之问”的最佳答案。

认识招生,抵达事业

“极致”这个词在彭鸿斌博士的《梦想与实践——建设新时代一流应用技术大学》一书中出现了43次。

十年前,刚刚接触招生工作,我认为招生工作是整个学校教育的“因”,我们好很多时间、跑很远的路去宣传,去和生源中学搞好关系,去为学生做好服务。十年后的今天,我慢慢认识到招生工作其实是学校教育的“果”。因为这十年间,信院给了那些初中以来一直被备受委屈的那些普通学生自信、勇气、快乐和创造的能力,他们就是我们招生最好的“金字招牌”和“过硬口碑”。

今年6月 ,筹备和拍摄了八个月的招生宣传微电影《平行未来》终于在各个平台投放了,收到了非常好的反馈。这部片子是我们招生与就业指导处担任制片、本校学生担任演员的“原创作品”。在选择拍摄团队、沟通剧本、招募演员、部门协调、宣传投放等一系列工作的全情投入中,我第一次有强烈的渴望想要做到“极致”。因为对于在校的学生来讲,这是一次完满的历练,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讲,这是一张认识信院的名片,对于我来讲,这是一次对信院的“告白”。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了解信院、来到信院、肯定信院、爱上信院,把这件事做到极致就是我的事业。

此刻,迷雾散去,阳光热烈。我站在风景如画的校园中,感受到时代在召唤,使命在呐喊。在实践中追梦,在喜乐中创造,让我们筚路蓝缕、乘风破浪,为建设新时代一流应用技术大学坚定信念、携手同行,共同创造一个光明的未来!

阅读《梦想与实践》一书让我深刻领悟到了彭鸿斌博士所说的一所好的民办大学就是要“牛而贵”,就是要在将来“成为 985、211 大学之外的第一选择”,就是要“敢为天下先,不走寻常路”,成为“新时代一流应用技术大学”。他的梦想与情怀给了我“做梦”的勇气,让我的十年一直以一个“新生”的姿态,跟着信院一起“追梦”,一起成长,一起燃烧。


                            招生与就业指导处 白天